close

◎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這世間最為困惑人心的—「愛情」是本片的主題。在孤獨感如此迫切,與一個人共度一生又如此困難的年代,應運而生的進化版媒婆,是如何擴展她的事業版圖的?導演不想當鏡頭後面冷靜的觀察分析者,而選擇徹底交出自己,駕著紀錄片小舟,緩緩駛過曠男怨女芸芸眾生,面對自己最 深的渴望……。

 
熱血志工關渡某藝大高亮亮研究生的MSN對話視窗丟來了一句指令:今晚來看尋情歷險記吧~
就這樣,莫名的上網看了預告、莫名的找了同事、莫名的上網報名、
莫名..在我過去練唱附近從未留意的某大樓二樓卸貨區入口,我進入了一個特別的空間,倉庫藝文空間
 
一出電梯,擺了椅子的空間已經架好了螢幕,不同於上課,這個自發性參與的活動,前五排已經坐滿了人
到簡單的櫃檯報上名,交了一百元,我與同事一邊吃著國民美食蔥油餅,一邊等著紀錄片的開演
 
前頭,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男士,在一群35歳以下觀眾群中間更覺搶眼,其餘大多是朋友或情侶結伴來觀賞,更多的,是一個人前往的
吃著晚餐、聊著天、甚至有人把鞋子脫了、雙腳屈在椅子上,彷彿在自家客廳一樣的悠閒
 
一個矮矮胖胖很像敬恆學長的中年男人到前頭開場,介紹了這個場地,平時的活動以及這次的紀錄片活動,就下場了
一直到散場跟高亮亮聊天,才知道是羅文嘉本人,曾幾何時,他也衰老了不少,但在這個空間的感覺,是穩重得體、也不搶走影片光彩的,對於自己隻字未提
 
電影開始了,像質性訪談一樣,導演從各個訪談對象不斷co出他想鋪陳的概念,不斷探討愛情,也不斷探討自己
我懂這種感受!我的論文也是這樣一個嘗試
 
婚姻是什麼?什麼叫做適合的人?是這部影片想找出的答案
答案或許可以用一兩句話說明,然而看到一些早知道的道理是如何運作在這些夫妻身上,又是如何造成彼此的傷害或壓力,其實才是震撼的!
答案或許完全找不到,但在找尋的過程,我們看到夫妻間累積的默契所營造出的真摯的愛
 
婚姻之所以不同戀愛,在於他沒有退路,當彼此認定承諾是神聖不可侵害,反而會在彼此爭執的溝通方式中,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說婚姻之中好修行,應該不為過
 
擇偶的過程中,我們努力找到最好的,
他可能是最帥的→以後才不會看膩
他可能必須很健康→以免遺傳問題或是無法終老
他可能必須有經濟基礎→以免以後養不起家
他可能要有責任心→避免以後拋家棄子
他可能要會說話→以免溝通有困難
等等
 
然而,這一切很大的部分,是我們想要避免痛苦,進而避免需要更痛苦的去改變自己
 
也因此,多數人認為問題癥結點在於以為是「找不到適合的對象」而單身,卻忽略了「自己」的問題
 
紀錄片裡的婚姻顧問說的好,不管你單身或已婚,人生中我們都需要學習如何溝通,而婚姻關係,是創造溝通對象最便捷的途徑,能夠跟配偶溝通,也代表能夠跟其他人相處,也因此,兩邊都需要去學習!
 
她說,其實伴侶,就是一面鏡子。你如何看待你的伴侶,往往就可以看清楚你自己是怎樣的人。
當你在嫌棄對方的外表,其實有自覺的人,就可以感覺到自己是多麼的外貌協會,進而去檢視自己膚淺的程度,以及修正的必要性。
當你在嫌棄對方的經濟狀況,你也可以察覺到自己醜陋的功利的程度,進而去檢驗修正。
 
更多的時候,對方做不做某件事(例如陪妳逛街、吃義大利麵),不盡然代表不愛你,可能只是他不喜歡,如果他做了他不喜歡的這件事很容易跟你吵架,所以堅持不做。如果你因為這樣的事情跟他吵架,他會覺得妳無理取鬧,一旦他覺得有理說不清,可能就會讓你有「看吧!你就是不愛我」的誤解與後見之明,到最後,兩人也因為吵架而鬧翻了。
 
從認知層面來說,無論男女都可能潛意識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自掘墳墓親手創造充滿爭吵與家暴的婚姻,如此,就算「自己是對的」又如何?
 
從顧問的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個人個性的問題,並不是說人就不要想去改變,而是說要「彼此」「教育、協調」,當對方很愛妳/妳很愛對方,他/妳就會因為對方竟然因為這件小事而如此痛苦折磨而「自主修正」自己,這就是愛!
 
而夫妻之間,就是為不斷的溝通溝通,講夠多話之後,才會創造出更大更完滿的愛情關係,也因此更有默契、更融合
 
從社會層面來看,職場上,不也常出現大家各執己見,都說為公司好,但卻不願意包容彼此的多元觀點的狀況,這跟夫妻之間又有何不同?婚姻之中無法克服的困難,一樣會在生活的其他面向發生,只是我們更容易逃避自己的問題,藉由把矛頭指向環境、指向體制、指向他人,而忘了自己也是問題的一部分!?
 
當談戀愛的過程已經能夠有很大的學習與體驗,何況是婚姻?
 
婚姻就是更深刻的人生!
 
兩人的差異雨個性的磨合與包容過程,其實都將是婚姻關係中,最深刻的回憶
 
沒有絶對正確的人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在追逐未來,卻不知道卡著自己未來的,一直是自己拋不掉的過去
 
看著鏡頭裡導演為了處理與前男友撕破臉的友誼,在寫信給前男友過程中,對於過去自私任性的自己感到不堪、淚流滿面痛徹心扉的畫面
相信在場的人,都檢討起了自己
 
燈亮了,腦子還停留在導演繼續追尋自己的愛情,身後爆滿或坐或站的觀眾也震撼了我的心
一個只靠網路宣傳的活動,可以有這麼多的觀眾
該是突顯網路的無遠弗屆,還是彰顯了這些都市靈魂的孤寂?
似乎也不重要了
 
短短的九十分鐘,感覺像是看了一部很深沉的連續劇
好累、好充實
 
這些人的人生體悟與分享,怎麼可能用區區九十分鐘來表達
但導演,做到了。
 
戲散了,人生或許不會因為此戲而有多大突變
但........誰知道呢?
推薦給大家!萬一有上院線或還有試映的話..
 
4/2到6/25每週四晚上都有紀錄片放映,電話/網路報名每人100元,現場購票每人150元
歡迎大家多加參與
各場紀錄片如下
 
4/2《沿江而上》
從經濟、文化、民生等各種層面,反映三峽水壩工程對當地百姓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余水和陳波宇兩個出身不同的年輕人,同在一個豪華郵輪上工作,余水16歲時被迫輟學開始自己打工的生活;從小嬌生慣養的陳波宇卻在工作中屢屢碰壁……,他們因為三峽工程而徹底改變了人生。
 
4/9《尋情歷險記》
這世間最為困惑人心的—「愛情」是本片的主題。在孤獨感如此迫切,與一個人共度一生又如此困難的年代,應運而生的進化版媒婆,是如何擴展她的事業版圖的?導演不想當鏡頭後面冷靜的觀察分析者,而選擇徹底交出自己,駕著紀錄片小舟,緩緩駛過曠男怨女芸芸眾生,面對自己最深的渴望…….。
 
4/16《雲的那端》
藉由一系列導演寫給自己紀錄片導師的電子郵件,貫穿整個故事情節,藉由導演女兒Elodie的視野,重新審視生命、空間、語言、身份和國度的界線。Elodie是個台、法混血兒,出生時,她的法國爸爸來台一年,爸爸回法國之後,網路視訊成為父女彼此認識的橋樑,真實的父親藏身虛擬小螢幕,「爸爸」的意涵也隨著Elodie的成長不斷地在轉變。
 
4/23《河口人》
有個村子叫八仙,在岸上就看得見台北101,順著潮水就能直通台灣海峽。河海交會的先天條件,滋養了這個百年漁村,但城市與海洋間的矛盾位置,讓河口人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文明造就了城市光鮮的樣貌,卻混淆了河口人對河流的想像,阿公回味著爽口的赤翅仔,爸爸則對烏魚的油味作噁,而孫子卻想把河邊撿來的死魚放生……

4/30《冠軍之後》
手持小型DV攝影機,一路追逐著棒球隊,從台東到台北,從台北到美國,一個球場又一個球場,不知拍了多少場比賽?這是台灣台東「卑南三男孩」的成長記事,自1998年8月至99年9月,台東的藍天、紅土、棒球和男孩身上的汗臭味,令人久久難忘。98年夏天,他們隨著中華少棒隊來到美國蒙特利市,就在打完最後一場球賽,奪得小馬聯盟少棒賽世界冠軍後,回返台東,入國中就讀,也繼續棒球旅途。球場孕育了「卑南三男孩」的成長。在此,他們歷經童年歲月,過往的點點滴滴,有歡笑、有遺憾、有驕傲、有失敗;在此,他們從競技中學會生活,學習生存,人生的球賽正要開始… 
 
5/7《狗跳雞飛之一:狗幹》
「電影裏面,那些討債的人,他們通常都會押走欠錢的人他老婆。」小姐這麼說。 和她的第一次約會,就談到這個;身為討債公司老闆,劉董哭笑不得地回應:「然後再逼她下海還債?」 總是誠實地告訴對方,自己的工作是什麼。困居在首都的私人辦公室一隅,無論他多麼懷念悠遊山林的美好昔日,劉董曉得,為了生存,得繼續面對大都會中,現實的課題。
 
5/14《油症─與毒共存》

1979年,臺灣發生了兩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多氯聯苯毒油事件──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悲劇;美麗島事件──黨外民主運動的重挫與轉捩點。三十年後,臺灣已成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但在臺灣環保及公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多氯聯苯毒油事件,還有多少人記得?註定與毒共存一輩子的盲童,如今已邁入中年,他們的處境又有誰關心?那些罹患各式癌症而病故的受害者,官方又為他們做過什麼?

5/21《黑晝記》

「小時候,媽媽就因為癌症去世了,爸爸出去工作,我總是一個人在家。天黑了,我躲在自己的床上,不敢將手、腳伸到床的外圍,怕魔鬼會把我抓走。直到爸爸回來,才不感到害怕。那個時候,我在想,如果有一天,爸爸再也不回來了,那我一個人該怎麼辦呢?」本片延續著2003年的《雜菜記》,再次以父親作為主題,記錄著父親罹患癌症後,兩人一同經歷種種治療的心路歷程。而身為女兒的導演在陪伴父親走向生命盡頭的同時,攝影機也開始記錄著自己,直到最後……

5/28《超級美麗世界》

阿展來自台北樹林,十一歲,在醫院六年,喜歡電腦和畫畫,開朗活潑,他媽媽每個禮拜都來看他;佳佳十一歲,家住高雄,在醫院待八年了,她常盼望家人能從南部來看她,但是已離婚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所以,佳佳也學會了調適自己。新竹縣新仁醫院的呼吸照護病房,住了十幾位小朋友,他們因為各種疾病進行氣管切除,從此需要靠呼吸器才能活下去。小小年紀必須以院為家,有家歸不得。本片以平實的手法記錄了病童們生活點滴,也呈現了家人心情與醫院立場。時間靜靜地走著,無論是歡笑或悲傷,失落或希望,都將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6/4《是我嗎/媽》

2002年,我第一次看到媽媽的動態影像作品。做了她二十幾年的女兒,我突然覺得「她」好像是一個陌生的人,但又好像還是我熟悉的那個媽。一開始我只是單純的想透過攝影機去看看「她」,後來,在拍攝的過程裡,我逐漸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和她之間,看到了多年來積壓的回憶和情緒。

6/21《這一刻我旋轉》

「我就是想要排練嘛,我就是想要…就是想要把汗滴到地板上這樣可以了嗎?我就是想要作苦力的工作。對啊!我就是想要跳舞不行嗎?我就是很想…很想知道我自己是真的可以跳舞。」
陳曄瑩,19歲開始跳舞,政大新聞系三年級。大部分的時候,她都是獨自穿梭在台北街頭。跳舞是她想要的,美麗的樣子。

6/18《企業人格診斷書》
150年前,企業還是相對不重要的機構,今日卻無所不在。就像教會、君主政體和共產黨主宰其他時代、其他地方,企業是今日的統治機構。本紀錄片檢視了現代企業的本質、演變、衝擊和可能未來。本片是製片兼導演馬克.阿克巴(Mark Achbar),根據喬爾.巴肯(Joel Bakan)的《企業的性格與命運》(The Corporation: 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拍攝而成。企業最初只獲有狹隘的法律位階,是為公益而獲得政府特許的機構。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賦予黑人平等權利,卻陰錯陽差地讓企業取得法「人」身份。這接著引發一個新問題:企業是怎樣的人?
6/25:《赤陽》
二次大戰期間他們為日本天皇而戰,終戰後成為歷史罪人,接受國際法庭審判,或死刑或徒刑,並且一無所有的告別那錯誤的年代。為什麼一個農夫要承受整個民族的罪過?他們是台灣人,也是日本兵。因為是台灣人,所以得不到日本政府的賠償;因為是日本人,得不到台灣政府的支持。許多人漂泊一生,直到最後一刻也等不到一句道歉。
 
 
 
地點:倉庫藝文空間‧臺北市八德路一段34號3樓(一樓為彩虹3C資訊廣場)
交通資訊與地圖請看此:
http://www.wretch.cc/blog/newlife001/6645872
電話:(02)2396-9092
費用:現場購票150元,電話與網路預約報名100元,一次購買12張票1000元, 13張票1050元。
Email:
taipeistock@gmail.com
BLOG:http://www.wretch.cc/blog/newlife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y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