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 飛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上月發表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指,人類目前耗用地球資源速度,比地球能持續供應資源速度快30%以上,嚴重威脅自然生態,全球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持續減少,愈來愈多國家更陷入永久或季節性食水短缺,到了2030年,我們需要2個地球的資源,才能滿足人類需求。

                                                                               

 《地球生命力報告》由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及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聯合編製,WWF98年開始每年發表1次。今年報告中,WWF首次將全球、國家及個人的淡水資源足印納入計算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生態足印」,以及量度自然狀況的「地球生命力指數」範圍。

                                                                               

 由ZSL編製的「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自1970年起,1,686個研究的物種,約5,000 個種群,其數目下降接近30%,主要因為熱帶地區森林被過度砍伐、更改土地用途(熱帶地區指數甚至下跌了50%)、淡水物種受到堤壩、河流改道和氣候變化影響。海洋和沿岸環境的污染、過度捕撈和破壞力強的捕魚活動,都嚴重威脅著生態。

                                                                                

 使用石化燃料和開發土地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人類生態足印的主要部分,也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因。 GFN分析的生態足印顯示,雖然全球的生物承載力(biocapacity,即全球而言,為人類供應資源及吸收排放的土地面積)為每人平均2.1公頃,但個人的生態足印多達2.7公頃。

                                                                               

 根據報告,美國及中國的國家足印最大,各佔全球的生物承載力約21%,美國居民每人平均需要9.4公頃的資源,而中國居民則每人平均需要2.1公頃的資源,若地球所有人的消費模式都與美國人一樣,我們便要約4.5個地球的資源。

                                                                               

 地球每個角落的生物承載力都不一樣,美國、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加拿大、阿根廷、澳洲8個國家的自然資源已佔全球總數超過一半。人口數量和消費模式已令美國、中國和印度的資源消耗速度,超出其自然環境所供給者。美國的生態足印是其國家生物承載力的1.8倍,中國是2.3倍,印度則是2.2倍。

                                                                               

 全新的淡水資源足印計算方法,可讓我們了解水資源以貨品形式進行貿易所帶來的影響,例如一件綿質T恤在生產過程中需要2,900公升水。平均而言,每人每年消耗124萬公升,即半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但數字卻因應不同國家而定,美國每人每年為 248萬公升,而葉門則為每人每年619,000公升。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相當依賴進口自然資源,超過90%的海鮮都要從外地進口,大部分淡水資源和燃料供應都是來自內地。香港的人平均木材消耗量並不低於已發展的西方經濟體系很多,亦正令全球的過度和非法砍伐問題加劇。香港不但是消費者,也是投資者。這份報告中,香港未被納入中國生態足印的計算中,但WWF指,他們會在今年今月推出一份針對香港情況的《地球生命力報告》。

 

全球暖化相關資訊可參考:http://earthpilot.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y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