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跟ASK類似  可以提升自我成長的課程
開平高中前校長 哲學博士 夏教授開的社區大學課程
一期一千八
下次上課是5/7
有興趣的可以跟我說
以下為課前資料
------------------------------------------------------------------------------------------------------------------------------------

12個假設前提

1.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後面還有一句話是「沒有一個人前一分鐘與後一分鐘是一樣的」。

2.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人沒有權利去控制也無法控制另外一個人,一個人會被控制,建立在她自己的願意或建立在無奈,身體的羈留,讓一個人困在水牢裡,但無法控制心靈。

3.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這是關鍵,千萬不要和講話的對象講道理,結果會變成「你講的都對,我就是不爽」,跟別人談話,先想你要什麼樣的結果,要怎麼說才會有那個結果。

4.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這是「銘印」原則,我們認知的世界是透過眼、耳、鼻、舌、身五官建構的,但是每個人的五官接受的訊息是不一樣的,比如,大家一起吃麻辣火鍋,有人說好辣,有人說只有一點辣,所以火鍋到底辣不辣,沒有真實,只有自己感官建構的世界,如果只有感官建構的世界,沒有真實的世界,這世界那有真正的「道理」?如果道理要有效,必須透過約定,批判、反批判,創造、再創造。

5.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真正溝通的意義是要對方回應,如果跟對方溝通,對方就怒目相視,假設這是你要的,你就達到目的,所以溝通的意義在對方的回應,不在道理。

6.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如果你不希望舊的結果出現,就不要用舊的作法,但是人有個慣性,會重複舊的做法,比如父母或老師常說「我跟你講過100遍,你還聽不懂嗎?還要我這樣講。」or「我跟你講那麼久,你怎麼都不聽,到底你腦子在想什麼?」因為你用舊的作法,他就用舊的的方法來回應。

7.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永遠要相信,只要是人做的,就一定有方法解決。

8.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每一個人做的事都有他一定的意義,對他本人是最有幫助的,通常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所以任何一個人做的事情,對他自己來講都是對的,而且是有意義的,如果對他個人有意義卻傷害到我,我也可以提出反駁保護自己,這就是後現代批判、反批判的過程。

9.每一個人都有幫助自己離苦得樂的資源老子的語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那是還原、回歸於塵土的意思,如果認為一直要「教化」就違反自然。開平為什麼只有3條校規,因為我們不能不跟世界掛勾,如果我擁有全世界,我會讓大家自己去約定,但是開平只是一個很小的學校,我們要存在這個社會,所以我們必須有一點限制,不過我們制約的條文越少越好,讓孩子有自發的可能性。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不用急,時間到他就會讀,而且我們屢試不爽,的確,時間到他自然就會讀,我們只需要負一個「陪伴、協助、引導、問一個好問題」的責任。

10.在任何一個系統裡,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當你執著就會因為固執無法影響大局,如果你有彈性,就隨時可以應變任何問題。

11.沒有好壞對錯,只有回應是否令人滿意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失敗,只有說現在還有成長的空間,也就是說,你做一件事情回應回來好像失敗了,其實那並不是失敗,只是回應不好,是因為用錯了方法,只要改變方法讓回應變好就好,而且,凡事必定有3個以上解決方法,只要改變一個方法就有對的可能性,那是演化的歷程。

12.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有行為是否有效一個人的動機,絕對不會錯,不管你喜不喜歡,他的動機就是他的動機,他的情緒(高興、生氣)就是他的情緒(高興、生氣),但是那個動機和情緒宣洩出來以後,如果得到你要的結果,你的宣洩是有效的,如果結果不是你要的,你的動機和情緒呈現出來是沒效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y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